针对企业网络路由协议的选择既要便于扩展,还要顾及今后的应用及维护的方便。考虑到具体情况建议路由协议的选择应遵循几个原则:
路由协议的应用,在MPLS-VPN的网络中分为三个层面:骨干层MPLS域、PE与CE互联、CE以下内部网络。对于CE以下内部网络的协议类型完全由VPN用户自己决定,在本方案中,我们主要考虑的是骨干层MPLS域应用的路由协议和PE与CE互联时使用的路由协议。
对于骨干层MPLS域,需要某种IGP协议与MBGP结合应用,其中MBGP主要完成私网路由标签分配、各私网路由(VPN路由)在“公网”传递等作用,没有其他的协议可以替代。各地市CE之间的VPN路由的传递、VPN路由标签的分发,都是通过骨干区域MP-BGP协议的扩展属性实现的。
对于IGP协议,他的主要作用就是保证MBGP邻居之间的可达性,我们建议采用OSPF,因为OSPF的适应性好,功能完善。我们建议核心层设备运行在一个骨干域“0”,每个地市运行一个域,这样网络规划有层次性,简单维护方便,某个地市的路由振荡不会影响到骨干和别的地市,并且有利于今后骨干层网络的扩展。
对于PE与CE互联,可以采用的路由协议有静态路由、OSPF和BGP等多种路由协议。具体使用那种路由协议要根据情况而定,如当CE以下的网络结构比较复杂,路由条目较多的时候,PE和CE之间需要运行BGP协议,当然应用这种方案对CE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。对于PE与CE之间的路由协议类型最普遍应用的就是静态路由,OSPF在实施MPLS/VPN时作为各县与地市之间(PE与CE之间)的路由协议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。
只要准循上面提到的IP地址分配原则,各地的路由都可以汇聚成一条或者数目较少的几条,这时应用静态路由是最简单、最高效的,而且网络的维护非常方便。
综上,在本期工程中,我们建议的路由协议类型就是:骨干层MBGP+OSPF、PE与CE互联采用OSPF或者静态(以后在IP地址整理好,并且VPN细分使VPN个数较多时再采用BGP)。这样对整个网络中的设备要求不是太高,并且很好的实现了MPLS-VPN。